-
我國喜馬拉雅山區特有的苦蕎,能在海拔4600米以上的極端環境中生存,其秘密在于一類特殊的代謝物質——黃酮類化合物。
來源:科技日報2025-08-20
-
記者19日從江西農業大學豬遺傳改良與種質創新全國重點實驗室獲悉,該實驗室黃路生院士團隊聯合四川農業大學李明洲教授團隊,研究構建了全球首個同時含染色質構象、DNA甲基化及多種組蛋白修飾的雜交豬父母相高分辨率表現圖譜,系統揭示了其在親本效應中的協同調控機制。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自然·通訊》。
來源:科技日報2025-08-20
-
近日,美國哈佛大學與杰克遜實驗室聯合團隊運用先導編輯技術,在小鼠模型中實現了對兒童交替性偏癱(AHC)致病基因突變的精準修正。此前,中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松江研究院仇子龍教授團隊曾證實,全腦堿基編輯技術能夠逆轉MEF2C突變小鼠的行為異常。
來源:科技日報2025-08-20
-
八月,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迎來再生稻收割期,千重稻浪隨風起伏,一派豐收的景象。
來源:科技日報2025-08-19
-
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周家喜團隊在《Cell Reports Medicine》雜志在線發表研究論文,系統解析了胚胎期及iPSC再生血小板的分子特征、功能優勢及作用機理,不僅明確了這類血小板在創傷修復中的卓越性能,更鑒定出具有強大修復潛能的血小板新亞群。這些發現為推動血小板在臨床多樣化治療場景中的精準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來源:科技日報2025-08-19
-
記者18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聯合浙江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科研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揭示水稻病毒通過操控寄主蛋白形成“液-液相分離”液滴,精準抑制水稻抗病毒免疫通路的全新機制。該研究日前發表于國際期刊《自然·通訊》,為開發廣譜抗病毒水稻品種提供了關鍵靶點。
來源:科技日報2025-08-19
-
8月18日,安徽萬瑞冷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瑞冷電”)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其自主研制的“低溫精制及脫氖裝置”日前在陜西延安天然氣提氦項目(以下簡稱“項目”)現場完成工程驗收。
來源:科技日報2025-08-19
-
?我們思考、記憶和感受時,大腦里的白質纖維束像高速公路一樣傳遞著信息,而大腦皮層的復雜褶皺就像山脈和河谷,為信息傳遞提供了獨特的支撐。記者18日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獲悉,來自該所的科研人員成功揭示人類大腦皮層形態與白質纖維連接的內在關系。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自然·通訊》雜志。
來源:科技日報2025-08-19
-
從跟隨仿制到自主創新,創新藥出海見證著中國生物醫藥從“制造”到“創造”的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我國創新藥發展透出了哪些新動向?
來源:新華網2025-08-18
-
在北京經開區,8月8日至12日,1500多個機器人在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各顯神通,百余款新品發布。僅相隔一天,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運動會14日晚拉開帷幕,來自16個國家的280支隊伍,在比賽中一較高下。
來源:新華網2025-08-18
-
?8月1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獲悉,該所柔性磁性材料與器件團隊對新一代自旋電子器件的研究取得了關鍵突破。研究人員利用“反常標度律”,將器件內部阻礙電子運動的“絆腳石”,轉變成提升性能的“加油站”,為破解自旋電子器件面臨的核心瓶頸提供了全新思路。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材料》。
來源:科技日報2025-08-17
-
日前,由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主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哈爾濱工業大學聯合承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顯微儀器分會、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等聯合組織的“中國工程院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前沿高端顯微儀器發展戰略研討會”在杭州舉辦。?
來源:新華網2025-08-15
-
近日,在云南石林機場,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的37KW級風冷轉子發動機,搭載駿鷹JY5T固定翼飛機,完成首次飛行驗證試驗。此款發動機由陜西眾科源泰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眾科動力”)自主研制,試飛各項性能指標達標。
來源:新華網2025-08-15
-
太湖之上,碧波蕩漾。8月15日,2025年全國生態日之際,由中交天航局自主設計研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首創生態清淤綠色智能一體化水上平臺“太湖之光”,全面投入太湖治理。其日清淤量達8000立方米,未來6年內,它將完成超千萬立方米,約為4000個標準游泳池容量的清淤任務,對太湖進行“深度清潔”。
來源:科技日報2025-08-15
-
8月13日,第六屆中國海洋教育論壇在哈爾濱工程大學舉行。論壇由全國海洋教育研究聯盟、全國海洋文化教育聯盟、哈爾濱工程大學主辦,來自北京師范大學、廈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寧波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幼學校、涉海社會機構的60余家單位100余位專家學者、教育工作者參會,聚焦海洋教育前沿議題,共探海洋教育高質量發展路徑。
來源:科技日報2025-08-15
-
8月13日,新疆油田信息技術交流會在克拉瑪依市舉行。來自國內油氣行業數智化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話數智賦能新疆油田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來源:科技日報2025-08-15
-
?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低功耗微芯片,被稱為“微波大腦”,這是首個能夠利用微波物理原理同時處理超快數據信號和無線通信信號的處理器。相關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電子學》上。
來源:科技日報2025-08-15
-
一臺高精度“相機”,可以幫助醫生們觀察到2毫米以下的肺結節,精準辨別肺部結節良性還是惡性,同時為患者規避了因不必要手術導致的過度醫療……這便是由我國企業自主研發的全球首臺相控陣CT。8月12日,這臺相控陣CT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進入臨床試用階段,成為全球CT技術發展史上一次革命性飛躍的里程碑。
來源:科技日報2025-08-15
-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張衛紅院士團隊聯合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合作者,成功研制出一種基于電活性聚合物的微型多功能軟體機器人,可在極寒環境中自主融冰巡檢,于迷宮般狹小空間內靈活穿行并協同作業。該成果顯著提升了微型機器人在極端與受限環境下的作業能力,于8月11日發表于國際期刊《先進科學》。
來源:科技日報2025-08-15
-
?8月12日,由東方電氣集團所屬東方電機自主研制的世界單機容量最大500兆瓦沖擊式水電機組轉輪完成機器人焊接,首次探傷合格率超過99%,將應用于西藏大唐扎拉水電站。該轉輪在行業內首次應用機器人焊接技術實現了外部水斗與中心體的組焊,大幅提升了沖擊式轉輪的焊接質量和效率,為后續高水頭大容量沖擊式水電機組轉輪規模化生產提供了技術基礎。
來源:科技日報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