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公布的2025年度廣東省先進級智能工廠名單中,肇慶有5家企業入選,其中肇慶高新區占了4家,強勢推動肇慶市位居全省第5位,入選企業數量與深圳、惠州等地持平。
作為攀“高”逐“新”的國家高新區、廣東省制造業重要基地,肇慶高新區在近年大力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高質量發展,構建起“政府引導—平臺賦能—龍頭引領—多元服務”的聯合推進機制,讓大型骨干企業數字化形成引領,中小型企業數字化加速普及,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實現了產業效率與質量的雙重飛躍。
政府引領
構建數字化轉型生態體系
推動制造業數字化改造過程,肇慶高新區充分發揮在組織引導、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等方面作用,深入落實廣東省、肇慶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的政策,引導數字化基礎好、轉型需求迫切、帶動作用明顯的制造業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
該區通過建立監督評價和定期報告機制,加強跟蹤督導,確保政策落地見效,并成立了數字化服務機構——智慧大旺辦,負責園區數字賦能產業工作,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定制化服務。
通過打造省級工業互聯網標桿項目,推進廣東省、肇慶市級數字化轉型項目,為企業精準解讀肇慶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項目和華為(肇慶)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產業發展資金示范項目等,肇慶高新區有效增強了制造業對數字化轉型的接受度,堅定了企業的轉型信心。
截至今年6月,該區累計推動227家規上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等關鍵環節實現優化升級,運行效率普遍提升15%以上,人力成本降低30%以上,提高了企業綜合競爭力。
2021年以來,肇慶高新區內的小鵬汽車、福田化學等7家企業共9個項目獲批省級工業互聯網標桿項目及榮譽,累計獲得專項扶持資金約1700萬元。以此為基礎,在2023年,“肇慶高新區新能源智能網聯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成功申報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
平臺賦能
數實融合驅動綠色轉型
圍繞園區能級提升轉型,肇慶高新區積極探索“創新工業互聯網平臺+金融”合作業務模式,聯合華工能源公司構建智慧能源管理體系,推動企業“上云用數賦智”,與金融機構開發綠色金融產品,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目前,肇慶高新區已打造了兩大管理平臺,在全省創新開發出“云碳貸”“數信貸”等金融產品。
其中的智慧能源與碳排放管理平臺,已陸續開發了負荷聚合調控、碳排管理、能耗管理、安全診斷等多項功能,服務園區260家區內企業能源數據上云,35家重點用能單位建設能耗在線監測系統。
而可調資源聚合調控管理平臺,從全區工業企業中優選47家企業建立分級調節能力模型,以主動響應替代被動錯峰。
該區基于這兩大平臺打造出“智慧能源+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創新園區,并已成功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互聯網園區融合應用試點示范,是全國所有入選項目中唯一面向碳達峰碳中和的園區級智慧能源解決方案,成為廣東省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典型案例。
依托智慧能源平臺,肇慶高新區已構建“企業碳賬戶+”數字金融服務模式,為區內322家企業建立了碳賬戶并構筑碳排放強度綜合評價體系,推動全市金融機構參與應用企業碳賬戶體系,創新推出了“云碳貸”“云碳擔”“人才貸”“碳征信”等多個綠色金融產品,為全區206家企業提供61.36億元融資額度,已發放38.86億元。
龍頭引領
產業全鏈條數字化轉型
按照“一企一策”原則,肇慶高新區推動行業龍頭骨干企業開展集成應用創新,聚焦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5G全連接工廠等方向,打造了一批數字化轉型標桿示范項目。
比如小鵬汽車肇慶基地,通過建設“卓越級智能工廠”,實現了生產場景的實時數據分析、預測與應用,大幅提升了生產調度的靈活性和響應速度。同時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如廣東博俊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生產和供應小鵬汽車M03等爆款車型的車身鈑金件,帶動博俊汽車產供銷全流程數字化轉型,客戶可以通過數字化采購平臺并連通車間生產數據,隨時查驗和線上反饋,提高對接效率。
肇慶南玻建筑玻璃智能化工廠重點圍繞自動化控制及設備信息化進行深入的研究和開發,最終實現生產、物流、消費者的全方位管理,完成從客戶訂單開始的整體化、透明化的柔性生產,實現企業經營活動的透明化,從而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和管理難度。據估算,項目改造升級后,企業生產電單耗大幅下降,帶動整個行業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直接帶來成本下降約1700萬元。
與此同時,肇慶高新區大力支持傳統制造業龍頭企業轉型升級并實現提質增效。其中,駿馬混凝土引入智能物流調度系統,優化物流配送網絡,準時交貨率提升了15%;捷駿電子新增ERP系統,工單準時完工率提高了15%,庫存周轉率提升了36%;富士通電梯上線智能制造管理系統,設計生成清單所需時間從30分鐘降到3分鐘,所需時效下降了90%。
這一個個鮮活的例子表明,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制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選題”。接下來,肇慶高新區將根據不同行業企業的需求,進一步完善數字服務,培養更多技能人才,借助行業協會驅動更多企業數字化升級,釋放標桿項目的示范效應,讓“大旺制造”加快跨越為“大旺智造”,為區域智造轉型提供更多的“大旺經驗”。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