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国产WW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數字報
小程序
公眾號
淄博高新區:燃非遺薪火 以文化賦發展動能
2025-09-15 17:17:17
來源:淄博高新區  作者: 王敏敏

9月的淄博高新區,柴窯火正旺,陶藝韻正濃。一場承載著文化傳承與發展使命的盛會——“2025中國淄博朱家莊國際木火節”近日在淄博高新區四寶山街道朱家莊國際藝術村開幕。作為2025中國國際陶瓷琉璃博覽會的核心活動,這不僅是全球陶藝家的年度盛會,更是淄博高新區以文化賦能激活區域發展活力、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的生動實踐,為“千年陶都”向“國際陶藝文化高地”跨越注入強勁動力。

十六載薪火傳:搭建陶瓷文化國際橋

“能夠組織并來到淄博舉辦國際木火節,我感到非常高興。”土耳其哈賽特佩大學教授穆特魯談及此次活動,眼中滿是對陶瓷藝術的熱忱,“這一盛會不僅承載著我們對陶瓷的深切熱愛,更凝聚著來自世界各國陶瓷從業者與愛好者的美好祈盼,極具意義。”

作為跨越山海而來的參與者與組織者,穆特魯教授的話語,道出了國際木火節之于全球陶瓷界的特殊價值——它讓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因陶瓷這一古老而溫潤的載體相聚淄博,以木火為媒,傳遞對傳統工藝的堅守、對藝術創新的探索,更讓這份跨越國界的文化共鳴,在窯火的溫度中不斷升溫。

回溯木火節十六載征程,這條由陶土與薪火鋪就的文化之路,早已成為淄博陶瓷走向世界的黃金紐帶。自2005年首屆木火節的窯火點燃,在升騰的窯火與飛揚的陶塵間,古老的柴窯燒制技藝煥發新生,讓沉睡在典籍中的淄博陶瓷非遺文化破繭而出。歷屆盛會如磁石般吸引450余位國際陶藝大師跨越山海而來,更匯聚800余人次國內名家在此切磋技藝。1200余件凝聚匠心的陶瓷珍品從這里啟程,不僅被國家級博物館永久珍藏,更在世界博覽會、國際非遺展等頂級舞臺上大放異彩,將淄博陶瓷的璀璨魅力鐫刻于世界文化版圖。

從手工拉坯的細膩觸感,到柴燒窯變的獨特紋理,每一件作品都承載著“千年陶都”的技藝基因。十六載的匠心堅守與薪火相傳,為淄博高新區承接這一國際文化IP、續寫文化賦能新篇章,筑牢了堅實的歷史根基。

落子朱家莊:擘畫文化賦能新布局

此次木火節落地朱家莊國際藝術村,并非偶然,而是淄博高新區“文化賦能城市發展”戰略的關鍵落子。這座距淄博高鐵北站僅1.3公里的村落,從昔日普通社區蝶變為“藝術創作、文化交流、產業聯動與文旅體驗于一體的新型文化空間”,背后是高新區以文化為筆,對區域發展藍圖的精心勾勒與精準落筆。

自2016年起,淄博高新區以政策扶持為抓手,吸引了尹干、丁邦海等國家級陶藝大師扎根朱家莊,集聚了20余位行業名家,建成了10余座共享窯、1座龍窯及500余平方米創作基地,讓“以創意點亮文化,以手造傳遞價值”的理念在這片土地深深扎根、蓬勃生長。

木火節現場,與山東理工大學、齊魯工業大學、山東藝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工業職業學院、淄博職業技術大學6所高校共建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基地”“鄉村振興人才基地”等6個基地的揭牌,更為朱家莊搭起了一座“人才立交橋”。這座一頭連著高校的專業課堂、前沿科研,一頭連著村里的窯火、泥土和產業需求的橋梁,不僅搭建起“院校+鄉村+產業”的協同育人鏈條,更讓青春活力涌入陶瓷文化傳承的長河,為其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如今的朱家莊國際藝術村早已成為淄博高新區“文化賦能鄉村振興”“文化激活產業升級”的典范。在木火節的帶動下,它更將突破發展邊界,向著“國際陶藝交流樞紐”加速邁進,讓文化與產業交融的活力輻射更遠。

多元活動展:打造陶藝盛宴新體驗

本屆木火節由山東省陶瓷協會、世界 Macsabal 木火節組委會聯合主辦,9國不同文化背景的近60位陶藝家齊聚,帶來了11天“藝術+休閑”雙軌并行的豐富活動。在這里,既有“揉泥—拉坯—塑形—裝窯—燒制”的全流程陶藝實踐,也有開幕式的鼓樂喧騰、藝術家分享會的思想碰撞。在這里,語言不通從不是阻礙——濕潤的陶土、跳躍的窯火,就是最通用的“藝術密碼”。當柴窯厚重的窯門緩緩打開,溫熱的氣流裹挾著煙火氣息撲面而來,讓人忍不住放慢腳步,感受陶藝與時光交織的溫柔力量。

別以為這只是藝術家的“專屬舞臺”,朱家莊國際藝術村早把“玩陶”的快樂,揉進了每個普通人的指尖。體驗區里,拉坯轉盤“嗡嗡”轉得正歡,原本松散的陶泥,在市民們略顯生澀卻格外認真的手中,慢慢褪去棱角——有人屏息凝神扶著泥坯向上“拔高”,有人笑著調整力度讓杯口變得圓潤。

“平時總對著電腦,手指都快‘僵硬’了,沒想到捏陶的時候,跟著轉盤節奏慢慢調整,心里的煩躁勁兒都跟著陶泥一起被揉平了。”市民田女士,笑著舉起沾著陶土的手,指腹還帶著未干的潮氣。即便指尖、掌心沾了滿是潮氣的陶土,也絲毫不影響大家臉上綻放的笑意,連空氣里都飄著泥土與歡樂交織的暖意。

運動愛好者也能在這里找到歸屬:匹克球比賽現場,選手們手持球拍靈活走位,清脆的擊球聲與歡呼聲此起彼伏,攻防之間盡顯活力;摜蛋比賽桌前,參賽選手們默契配合、謹慎出牌,時而低聲交流策略,時而因精彩牌局會心一笑,輕松氛圍中滿是趣味。待到夜幕降臨,“啤酒音樂節”準時開場,動感的旋律響徹藝術村,市民們捧著冰爽啤酒,跟著節奏輕輕搖晃,累了便坐下聊聊陶藝體驗的趣事,陶藝的雅致與音樂、運動的熱情碰撞出別樣火花,讓整個木火節成為全民共享的歡樂盛宴。

“在韓國就聽說過淄博的陶瓷很有名,此次來到淄博,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這份收獲對我日后的創作有著深遠意義。此外,參加此次木火節還吃到了‘淄博燒烤’喝了‘青島啤酒’,非常美味,感覺非常棒!”韓國藝術家張南淑說道。

賦能未來路:繪就產文旅融合新篇

“陶琉匠韻 大美朱莊”,這句凝練著朱家莊國際藝術村精神內核的話語,恰是本屆木火節最生動的注腳。這場匯聚全球陶藝力量的盛會,從不止步于文化的展演,更是淄博高新區以文化為核、以賦能為翼,驅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鮮活實踐。

木火節如同一束聚光燈,既將全球目光牢牢吸引至淄博高新區,更激活了產業鏈條的多元活力:它一頭連著產業蝶變,讓陶瓷文創從“指尖技藝”蛻變為“市場精品”,讓研學旅游從“單一體驗”升級為“沉浸旅程”;另一頭牽著品牌升級,推動“淄博陶瓷”IP走出地域局限,與全球陶藝資源深度對接,為產業從“傳統制造”向“文化創意”升級開辟新路徑,更讓市民通過體驗活動增強文化獲得感,讓高新區“有溫度、有底蘊、有活力”的城市形象更鮮明。

以柴窯為橋,讓傳統技藝與現代設計對話;以木火為引,讓本土文化與世界文明共鳴。今日的淄博高新區既延續著“陶瓷古都”的歷史榮光,更在續寫“創新高地”的時代華章。這張遞向全球的城市名片,一面印刻著“產業強區”的硬核實力——從傳統陶瓷制造到文創產業集群,從單一生產到“文化+”融合發展;另一面更彰顯著“文化興區”的深層底蘊——讓文化氣息浸潤街巷,讓文化成果惠及每一位居民。

九月的淄博高新區,沒有冰冷的距離,只有滾燙的熱愛在空氣里流轉;沒有遙遠的藝術,只有觸手可及的快樂在指尖綻放。那從窯口飄出的每一縷煙火,都像帶著故事的信使,訴說著木火節的熱鬧;那在掌心揉捏的每一塊陶泥,都像有了生命的伙伴,傾訴著“泥與火的狂歡”里,最動人的相遇與共鳴。

(圖片來源:淄博高新區)

編輯:韓夢晨
相關閱讀:
高新視頻 更多
高新熱榜 全部本月
編輯推薦 更多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