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年來,楚雄高新區積極探索黨建工作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徑,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創新構建“黨建聯建”新模式,打破組織壁壘,實現從“單打獨斗”到“集團作戰”,從“各掃門前雪”到“共繪一張圖”,精心鍛造“黨建鏈”強力引領“產業鏈”,匯聚“大抓產業、主抓工業”的強大合力,實現黨的建設與產業培育、科技創新、區域發展的深度融合。
打破壁壘,構建產業生態“紅色經緯”。傳統黨建工作模式往往存在組織覆蓋存在盲區、資源分散、作用發揮受限等問題,難以完全適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緊密協作、創新要素跨域流動的現實需求。為破解這一難題,楚雄高新區率先啟動“黨建聯建”工程,按照“產業相關、地域相鄰、龍頭帶動、共建共享”的原則,聚焦生物醫藥、綠色食品、綠色化工、風電裝備制造、晶硅新能源、綠色銅等10大主導產業,吸納鏈上核心企業黨組織60家,覆蓋黨員580余名,將黨的組織體系成功嵌入產業發展最活躍的經絡上,形成“黨工委—產業鏈黨委—鏈上企業黨組織”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這一舉措有效破解20余家中小微企業黨組織“空白點”問題,顯著提升黨組織覆蓋率,真正形成“產業延伸到哪里,黨組織就建到哪里,黨的工作就覆蓋到哪里”的生動局面。
強化引領,鍛造高質量發展“主心骨”。楚雄高新區組織鏈上企業開展理論學習、政策解讀、形勢分析40場次,參與624人次,引導企業緊跟國家戰略、聚焦核心技術突破。圍繞產業鏈發展的重點難點堵點問題,組成“黨員突擊隊”“技術攻關小組”,推動解決技術研發、轉型升級、項目建設等難題,加快推進川至年產60噸光伏高純半導體材料建設項目、滇中有色20萬噸陰極銅等重點項目投產。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形成“啃硬骨頭”的強大合力。通過聯合開展黨建聯建,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協同奮進的產業文化氛圍,激發產業鏈各主體的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
聚焦賦能,打通產業協同“關鍵環”。楚雄高新區以“黨建鏈”引領“產業鏈”,推動產業鏈降本增效、協同創新,化身“發展服務團”,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做實“鏈上功夫”。“鏈”接資源,促合作。舉辦“云南省高新區聯盟走進東部領先高新區活動”“創新創業沙龍”、路演、科技成果轉化等活動,促成企業間技術合作。“鏈”上攻關,破難題。圍繞產業鏈共性技術難題,由黨員技術骨干帶頭攻關,成功攻克老撥云堂滴眼液、馬大泡食品微生物培育與新品研發等項目關鍵技術瓶頸,推動12個滯后項目重回正軌,確保重大項目“落地即加速”。“鏈”通政企,優環境。黨建聯建成為政企溝通的“快車道”,結合“三進企業”和服務企業“2115”工作法,累計開展走訪企業2輪次,走訪企業110余家,幫助企業協調解決項目落地、用水用電保障、銀行融資等困難問題30余個。“鏈”育人才,蓄動能。聯合高校和培訓機構,開展“彝藥出海”計劃,建設跨境醫藥學歷與培訓教育聯合體,培訓各類專業人才,將技術能手發展為黨員、黨員培養為骨干,強化人才支撐。
接下來,楚雄高新區將繼續深化這一創新模式,推動“黨建鏈”與“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進一步深度融合,不斷豐富其內涵,拓展其外延,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源源不斷地轉化為園區的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助力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徐明蘭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