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廣東省、中山市關于登革熱、基孔肯雅熱(以下簡稱“兩熱”)防控工作要求,近期,中山火炬高新區全域開展“清積水、滅蚊蟲”主題愛國衛生統一行動。中山火炬高新區黨工委堅持高位統籌,推動各級黨組織筑牢戰斗堡壘、廣大黨員彰顯先鋒本色,凝聚黨群防控合力,以黨建引領織密防“蚊”控“熱”安全網。
扛牢政治責任
以上率下強落實
中山火炬高新區黨工委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貫徹落實廣東省、中山市相關會議精神和工作部署,將群眾健康安全置于首位,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判形勢、部署工作。
班子成員以身作則,全員深入掛點社區網格,既當“指揮員”靠前調度、破解難題,更當“戰斗員”身體力行參與環境整治,帶頭清理衛生死角、翻盆倒罐清積水,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推動防控措施落地見效,形成“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下活協同“一盤棋”
多方發力斷鏈條
各級黨組織聞令即動,迅速響應中山市委組織部倡議,啟動平急轉換機制,廣大黨員干部主動認領責任區、值守先鋒崗。中山火炬高新區衛健分局黨總支堅決落實上級關于“兩熱”防控工作的統一部署,結合中山火炬高新區實際,主動履行牽頭單位責任,大力統籌協調,嚴格做好防蚊滅蚊措施指引,強化聯防聯控。
各社區小區黨員干部全員行動,并積極聯動萬名黨員干部“入鎮下村”結對市直單位,以及區機關事業單位掛點部門,組織黨員干部1500余人次,開展蚊媒傳染病防控工作,聚焦背街小巷、房前屋后、衛生死角等蚊蟲孳生“重災區”開展攻堅行動。
其中,“入鎮下村”市直單位中山市醫保局領導班子帶領30多名黨員干部下沉中山港社區,開展“醫保服務進社區,惠民便民零距離”主題黨日活動暨愛國衛生運動,采取游園互動、上門走訪等方式宣傳醫保政策和基孔肯雅熱等蚊媒傳染病防控知識。通過“網格化管控+黨員責任區認領”模式,黨員干部化身“網格員”,地毯式對各類花盆底、水缸邊等易積水點開展翻盆倒罐清積水。同時逐戶開展“敲門行動”,細致做好排查和宣傳工作,走訪社區住戶、商鋪及工業園區企業近3萬戶,將“兩熱”防控知識轉化為群眾易懂的“家常話”,推動防控工作直達基層末梢。現累計噴灑投放滅蚊藥物近2000公斤,消殺面積超800萬平方米,清理孳生地5000多處、衛生黑點400余處、清運垃圾超26噸,全力阻斷“兩熱”疾病傳播鏈條。
區屬企業顯擔當
新興領域齊參與
區屬企業黨組織充分彰顯國企擔當,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區屬企業黨員干部深入服務企業督導消殺工作,參與環境衛生整治,派發宣傳資料,講解疫情防控知識,提升廣大員工的自我防護意識,確保工作無死角、無遺漏。在區屬企業黨組織引領下,下轄新興領域黨組織積極響應號召,發動黨員、職工近千人次參與本企業或所在社區防蚊滅蚊工作,累計排查企業、商鋪1100余家,翻盆倒罐、清理蚊媒孳生地1200多處,清理衛生死角近800處,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此外,中山火炬工業集團園區和張家邊企業集團園區黨委分別組建新就業人員志愿服務隊,這些來自快遞、外賣等行業的從業者,平時穿梭在大街小巷,如今化身為疫情防控“義務宣傳員”,充分發揮“活地圖”優勢,深入社區園區各個角落,向居民、商戶和企業派發宣傳資料,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并參與環境衛生整治,主動融入基層治理。
奏響宣傳“最強音”
黨群攜手筑防線
廣大黨員以“雙報到”為紐帶,主動下沉社區小區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和黨員突擊隊,認領黨員責任區和黨員先鋒崗,帶動廣大群眾構建群防群控體系。通過“黨員帶頭干、群眾跟著做”的方式,采取“線上+線下”多渠道立體式宣傳,線上依托“中山火炬發布”“火炬黨建”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及各類微信工作群,廣泛宣傳“兩熱”傳播途徑、預防要點;線下張貼宣傳海報1500多張,發放宣傳手冊、倡議書8000余份,利用移動音響、流動廣播車在主要路段播放宣傳信息1.5萬余次,覆蓋群眾近40萬人次。群眾對“兩熱”疫情的知曉率和防控意識明顯提高,主動參與防蚊滅蚊的積極性持續增強。
落實黨建帶群團組織建設,中山港街道總工會、團工委、婦聯大力發揮資源優勢,累計發動各領域、各行業志愿者1300多人次加入防疫行列。中山火炬高新區老年干部大學學員也充分發揮“銀發”力量,20多名老干部積極參與到清積水滅蚊蟲宣傳工作中來。
同時,為支援民眾街道開展“兩熱”防控工作,黨員干部帶領工會義工、青年志愿者、巾幗志愿者、企業志愿者等50余人,深入浪網村8個網格、27個村民小組,全面擴宣傳、清積水、倒水罐、除雜物、灑藥水、治死角。
接下來,中山火炬高新區將持續發揮基層黨組織“哨點”“陣地”作用,黨員先鋒作表率,堅持關口前移、力量下沉,層層壓實責任,精準防控“兩熱”疫情,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以“微服務”做好民生“大關懷”,用實際行動答好為民服務“綜合題”,進一步推動“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為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圖片來源:中山火炬高新區)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