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国产WW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數字報
小程序
公眾號
粉筆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AI支撐增長潛力空間
2025-08-05 11:19:30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作者: 孫立彬

8月4日,粉筆發布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營收不少于人民幣14.72億元,凈利潤不少于2.15億元,經調整凈利潤不少于2.60億元。

粉筆在公告中表示,業績承壓源于中國招錄類考試培訓行業短期內依然保持激烈的競爭態勢。鑒于近期粉筆AI產品的業務表現,管理層對公司的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計劃不斷升級和完善AI類課程產品矩陣,以深度挖掘增長潛力,加速拓展市場、提升收入并改善利潤空間。

AI深度挖掘業績增長潛力

粉筆表示,招錄類考試培訓需求仍然勢頭強勁,報考學生人數逐年上漲。2025年國考報名人數為341.6萬人,較2024年增長12.6%,通過資格審查人數與錄用計劃數之比約為86:1,用戶參培意愿處在上升階段。

面對用戶多樣化學習需求,粉筆憑借成熟AI技術開發能力和十余年積累的行業垂直在線數據,開發出首個專注于招錄類考試的AI垂域模型,并投入商業應用。除拳頭產品系統班外,粉筆在自研垂域模型的基礎上,先后上線粉筆AI老師、精品AI面試點評、AI刷題系統班等智能教學產品,已經實現公考學習生命周期全覆蓋。

其中,AI刷題系統班系業內首個以AI為主導的大班課程產品,于今年4月推出。公告顯示,截至6月30日,AI刷題系統班已銷售約5萬人次,收款約2000萬元。據此計算,該產品年度銷售額有望突破1億元,已經成為粉筆AI業務實現落地商業化運營的標志,表明該公司業務基本面和長期發展戰略依然穩固,持續領跑公考培訓賽道。

AI教學產品有望為粉筆創造第二增長曲線,釋放存量業務潛力。粉筆統計,上述課程中,有90%的學員為2025年前已在粉筆APP注冊并活躍但是沒有課程付費意愿的用戶,直到定價399元的AI刷題系統班推出后完成付費轉化。而截至2024年底,粉筆有超過7274萬注冊用戶,且仍在持續增長。

此外,2025年上半年新推出的AI面試模考大賽有近150萬人次參與,AI面試點評類練習工具已深度嵌入用戶高頻備考場景,有高達98.43%受訪用戶愿意進一步向備考朋友推薦面試模考產品,核心用戶群體展現出高度黏性,作為粉筆持續深耕的基礎。粉筆認為,AI面試點評類練習工具有望通過遠低于主流面試班產品的定價,以極具吸引力的性價比獲取市場份額,市場前景廣闊。

就落地速度來看,粉筆AI產品矩陣在職業教育領域已顯現領先態勢,正通過AI轉型重構增長邏輯,重新定義行業價值。粉筆稱,正加緊布局和開發筆試階段AI類課程產品矩陣,計劃于年內在更多科目推出AI大班課,加速獲取市場份額。同時,粉筆AI硬件產品也預計將于年內上市。

浙商證券在近期研報里指出,考編培訓領域市場規模盡管相對小于K12,但賽道內具備互聯網或AI驅動思維和基因公司目前僅粉筆一家,競爭格局遠遠優于 K12,公司有望在AI產品的驅動下快速擴張市場份額。

以AI驅動價值競爭新周期

公考培訓行業整體面臨短期結構性調整壓力,行業核心矛盾從規模競爭轉向價值競爭,更加聚焦于產品實際效果、用戶體驗及綜合解決方案能力,這一轉型期導致市場投入效率面臨階段性挑戰。

作為公考培訓賽道的頭部選手,粉筆中長期表現獲得機構肯定。華泰證券在上半年研報強調,中長期來看頭部大機構具備穩定的教研團隊、持續迭代的教研能力、更低的經營風險、規模化招生能力等優勢,未來市場份額整體趨勢仍是向大機構集中。

政策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消息指出,目前社會各界應用人工智能的需求強烈,處在人工智能應用落地的關鍵窗口期。為強化長期競爭力,粉筆持續投入AI技術研發、高門檻教研體系建設及全域服務優化。

粉筆總裁魏亮此前表示,預計以每年30%的增速加碼AI研發投入,計劃聯合頂尖機構共建教育大模型實驗室,深耕“AI+職業教育”領域,助力教師降本增效、增強用戶學習體驗。

據了解,AI已全面應用于粉筆內部運營、教研等各環節,有望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優化資源利用率,聚焦高價值核心業務建設。AI助力下,粉筆持續優化師資培養流程,構建高壁壘的教研教學能力;用戶體驗顯著提升,用戶滿意度保持高位。憑借高效回復速度和優質服務,粉筆在第三方平臺黑貓投訴登上教育培訓領域季度紅榜。

粉筆表示,憑借扎實的技術功底、多年積累的數據壁壘、成熟的大班課程體系及忠實的基礎學員群體,已在AI應用領域形成核心競爭力。引入AI技術后,公司將結合市場經驗不斷升級和完善AI類課程產品矩陣。粉筆董事會相信,此類先發競爭優勢和全新的AI類課程產品體系將幫助該公司在短期內加速拓展市場、提升收入并改善利潤空間。

編輯:韓夢晨
相關閱讀:
高新視頻 更多
高新熱榜 全部本月
編輯推薦 更多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