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蓬勃浪潮中,豐臺勇立潮頭、積極作為。7月25日,“北京未來企業家實訓營”啟動儀式在北京大學(全球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舉行。本次實訓營為期3個月,吸引了100余名民營企業家參與。
“北京未來企業家實訓營”作為“豐臺·學子回家”的重磅活動,以“百人·一季”“三平臺·五步走”培訓體系為核心,通過搭建大咖會客廳、標桿研習會、場景模擬艙三大平臺,實施政策解碼、破界對話、智行研學、實戰領航、成果共享五個階段,聚焦首都發展需求,結合區域未來發展,旨在培育出兼具前沿洞察力、政策把握力、資源整合力以及強烈社會責任感的“未來企業家”,為首都新質生產力的茁壯成長注入源源不斷的智慧與力量。
聯合北大重磅開營第一課 重點委辦局跟班服務
實訓營學員代表授旗環節后,一場“政校聯動”的思想盛宴同步開啟。豐臺區委書記王少峰講授開營第一課,結合豐臺“倍增追趕、合作發展”目標,解析區域產業發展優勢與未來賽道機遇。他介紹,“北京未來企業家實訓營”是在習近平經濟思想科學指引下,立足服務國家戰略全局和首都發展大局,深刻把握時代脈搏與區域使命,作出的一項系統性的、務實可行的工作舉措。實訓營要成為思想賦能的課堂、資源對接的紐帶,讓企業家們在百年學府的人文浸潤中,感悟創新精神與家國情懷,成長為兼具國際視野與民族擔當的“未來企業家”。
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帶來“科技向善與科技留白”主題課程,從學術前沿視角解讀科技倫理與產業創新的平衡之道。作為本次實訓營的合作方,北京大學整合頂尖師資,推動學員與高校科研團隊、頭部企業資源精準對接。“北大的學術積淀與豐臺的產業活力碰撞,將為企業家成長注入‘思想+實踐’雙動能。”王博表示。
記者了解到,實訓營課程體系圍繞科技型民營企業經營管理的重點領域和發展需求,采取專題授課、交流研討、現場教學、實戰模擬等多種教學形式。具體分為“政策解碼”“破界對話”“智行研學”“實戰領航”“成果共享”五大模塊。其中,“政策解碼”模塊邀請政府部門領導解讀惠企政策,破解企業落地難題;“破界對話+實戰領航”模塊通過京東、小米等頭部企業參訪,搭建產業鏈協同創新平臺;“智行研學”模塊將前往杭州、上海、合肥、武漢等城市,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來產業賽道開展研學,挖掘企業發展新機遇,還將前往井岡山,開展專題教學、紅色團建、座談交流等活動,以信仰之光照亮民營經濟發展新征程。“成果共享”模塊,將成立未來企業家促進會,設立專項基金,加大金融助企力度,推動更多優質項目落地豐臺。
豐臺區工商聯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做好“未來企業家”實訓營培訓期間服務保障,豐臺安排區發改委、區科信局、重點功能區等部門精兵強將跟班,采用“1名服務管家+1組學員”專屬模式,主動對接學員企業需求,提供政策申報“全程幫辦”、政務協調“一站通達”、資源對接“精準速配”的全方位服務。
瞄準未來產業賽道 七成企業家來自高精尖產業
王少峰在啟動現場表示,豐臺區以“未來企業家”命名實訓營,正是瞄準“代際傳承”的戰略視角。通過培育具有全球視野、創新魄力、責任擔當的年輕企業家群體,為首都科創中心儲備“后繼力量”。
民營經濟是區域經濟的“活力源”,企業家是激活這一源泉的“關鍵變量”。當前,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民營企業既面臨“卡脖子”技術攻堅的挑戰,也迎來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機遇。本次實訓營構建“認知升維—資源對接—能力鍛造”的培育鏈條,為企業家打開認知邊界、理解政策紅利、錘煉市場能力,回應科技型民營企業“既需視野更需路徑”的成長訴求。
首期實訓營報名參與的企業家涵蓋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商業航天等11個前沿領域,超七成企業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等認證,不乏細分領域的技術領軍者——如研發雙足大仿人機器人的北京鋼鐵俠科技、深耕工業大模型的中工互聯科技等。參訓者全部為企業高管,既有攻克“卡脖子”技術的技術型管理者,也有推動傳統產業轉型的創新型領導者。
此次培訓結合每組學員特點,選配產業鏈“鏈長”單位負責人、“豐澤人才”及行業領軍企業高管,組建“創業成長導師團”,幫助學員企業鏈接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提供“1對1”項目問診、個性化規劃定制以及經驗傳授。
“實訓營的‘AI賦能與生態構建’模塊直擊企業痛點。”北京鋼鐵俠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魏魯萍坦言,作為智能機器人研發企業,最需要前沿技術趨勢研判與產業鏈資源對接,“期待在這里找到技術轉化的‘金鑰匙’,把實驗室成果變成市場產品。”
龍鐵縱橫(北京)軌道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徐娜對實戰環節充滿期待:“聽說會走進京東、小米等頭部企業研學,還能獲得‘創業成長導師’一對一指導,這種‘理論+實戰’的模式,正是我們突破發展瓶頸的迫切需求。”
既“送政策”又“建生態” 豐臺與企業“雙向奔赴”
北京國聯視訊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錢曉鈞作為創業導師,向記者介紹到,實訓營瞄準未來產業賽道,設置“前沿科技與產業應用”“AI賦能與生態構建”等多項針對未來產業的課程,還設置了“AI賦能助力企業降本增效”等主題研討會。圍繞大模型時代構建企業競爭力、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數字經濟與產業融合創新路徑、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機制等議題,幫助企業推動數智化融合發展。
“北京未來企業家實訓營作為‘豐臺?學子回家’的重磅活動,是豐臺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的創新探索。”豐臺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豐臺區將持續打造企業管理人才培育支持體系,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鍛造一支兼具前沿洞察力、精準政策把握力、高效資源整合力和強烈社會責任感的“未來企業家”人才隊伍。
記者在活動現場了解到,培訓期間還將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經濟學家、珞珈創新研究院專家學者、資深投資人等10名左右行業大咖,在集中授課、常態化教學、智行研學等不同階段持續為學員指路引航。同時,通過“北大創業大講堂”品牌賦能,北京大學將為實訓營注入學術權威性與品牌影響力。在課程設計上,北大結合自身學科優勢與產業資源,協助打造“標桿研習會”“實戰領航”等特色模塊,強化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
“豐臺對我們這些企業家的培育,不僅僅是‘送政策’,更是‘建生態’——既給方向指引,也給能力支撐;既搭交流平臺,也促資源對接;既著眼當下發展,也謀劃長遠布局。”啟動儀式現場,北京中星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姜明感嘆到,“北京未來企業家實訓營”的價值,不僅在于培育一批優秀企業家,更在于探索出一條“人才培育—企業成長—區域發展”的良性循環路徑。“而我們也與區域發展同脈搏、共成長,這正是參加此次實訓營更深遠的意義。”
接下來三個月時間里,“北京未來企業家實訓營”將為企業家學員們提供一系列理論和實踐課程,通過深入拆解商業模式、宏觀經濟與政策解讀、企業領導力提升、實地參訪研學等展開教學,引導民營企業家們對標先進、拓寬視野、尋找合作契機。
以民營企業家“個體成長”激活產業“群體躍升”,以民營經濟“一池春水”激蕩區域發展“澎湃動能”——隨著實訓營啟動,這場政企校聯動的培育行動,正為豐臺高質量發展鍛造“未來引擎”,也讓更多企業家在這片沃土上實現“與城市共成長”。
主辦方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