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爭粉)7月18日上午,以“新質驅動·未來領航”為主題的2025中國(深圳)獨角獸企業大會在深圳舉行。會上發布《GEI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4年全國獨角獸企業達372家,總估值突破1.2萬億美元,其中11家超級獨角獸貢獻近四成估值。
“中國獨角獸企業已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展現出鮮明的硬科技特征和創新活力。”長城戰略咨詢董事長武文生在發布報告時表示。
中國獨角獸企業不斷開辟新領域新賽道。2024年中國獨角獸企業分布于41個賽道。從賽道分布上來看,集成電路、清潔能源、創新藥、動力電池等7個賽道的獨角獸企業數量均在15家及以上。機器人、企業數字運營、新零售、人工智能等10個賽道數量均在10家及以上。
集成電路連續4年是獨角獸企業數量最多的賽道和新晉獨角獸企業主陣地。2024年有56家獨角獸企業,總估值達到1618億美元,并有12家新晉獨角獸企業。
前沿科技獨角獸企業持續釋放自主創新潛能。報告顯示,2024年前沿科技獨角獸企業達261家,數量占比為70.2%,同比增長3.7%;新晉獨角獸中83%為前沿科技企業。288家獨角獸企業擁有27200件有效發明專利,同比增長41.2%,企均94件;95家獨角獸企業擁有1627件PCT國際申請。
獨角獸企業融資呈現“低頻、大額”,人民幣融資比提升。據了解,2024年中國獨角獸企業融資事件數為113起,同比下降23.1%。企業整體融資環境進一步承壓,獨角獸企業融資事件數和融資總額大幅下降。
其中,2024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有88家新獲融資,新獲融資企業占總數的23.7%,與上年28.3%的占比相比下降4.6%。2024年獨角獸企業新獲融資總額約為241.3億美元,同比下降7.9%。近六成新獲融資獨角獸企業集聚在集成電路、清潔能源、人工智能、商業航天、機器人和自動駕駛賽道。
“人民幣融資事件占比持續提升。”武文生表示,獨角獸企業融資受總體融資事件數下降影響,2024年人民幣融資事件數較上年下降了23.6%。融資事件總數中人民幣融資占比達74.3%,較上年提升2.3個百分點。其中,來自國有產業和投資型大企業等國資投資的參與度達60%。
高能級創業者是獨角獸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高知”“資深”“技術流”是獨角獸企業創始人的重要標簽。報告顯示,獨角獸創始人中,博士學位占比首達最高,大企業高管仍是重要來源。科技人員背景的創始人占比為15.3%,相較上一年度增長6.1個百分點。在硬科技創業熱潮下,創業者多選擇在高技術、長周期科技賽道創業,從新晉獨角獸企業創始人背景來看,科技人員占比更高,達34.9%。
中國獨角獸企業構建區域經濟新格局。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獨角獸企業分布于22個省、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其中,“北上深”成為獨角獸企業的主要集聚地,分別擁有75家、59家、42家獨角獸企業。另外,廣東(64)、江蘇(49)等地區的獨角獸企業數量也均超30家。
2024年有15個省、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出現新晉獨角獸企業,其中廣東、北京、上海等地區成為新晉獨角獸企業的聚集地,分別達到13家、10家、6家。
四個城市群獨角獸企業數量占比超87%。2024年,共有324家獨角獸企業分布于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成渝四個城市群,占全國獨角獸企業數量的87.1%。其中,京津冀地區共有83家,占全國的22.3%,總估值約4792億美元,成為獨角獸企業集聚的第一大城市群。長三角地區共有154家,占全國的42.4%,總估值約3208億美元。粵港澳大灣區共有70家,占全國的18.8%,總估值約2833億美元。成渝地區共有17家,占全國的4.6%,總估值約361億美元。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