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爭粉)近日,火石創造發布的《加快科技金融發展 科技型中小企業數據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8年至2024年間,科技部、工信部累計認定約99.9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
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大幅增長,并進入質量升級期。據了解,2018年-2024年間,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從12.4萬家躍升至2024年的56.5萬家,6年增長356%,年均增速超35%。2024年,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標準進一步優化,淘汰“偽科技”企業,認定數量系七年來首次下降,進入市場篩選下的質量升級期。
東部強鏈、中部筑群、西部育點三級格局。從歷年認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區域分布來看,呈現出顯著的地域集聚特征。以2024年為例,東部沿海地區形成以江蘇(8.97萬家)、廣東(6.2萬家)、山東(4.99萬家)為核心的第一梯隊,三省合計占全國總量的34.7%,凸顯長三角、珠三角作為創新策源地的核心地位。
中部地區湖北(4.81萬家)、安徽(3.5萬家)、湖南(3.04萬家)構成第二梯隊,并且從近三年的增速上看,也處于全國領先地位,顯示長江中游城市群在承接產業轉移與自主創新方面的突破。西部地區陜西、四川憑借西安、成都等區域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躋身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前10省份。
火石創造創始人、CEO楊紅飛表示,整體來看,全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布已形成“東部強鏈、中部筑群、西部育點”的三級格局,未來需進一步優化創新資源配置,推動東中西協同,中西部地區或通過特色產業集群實現新的跨越。
制造與科研“雙核驅動”,實體創新主體地位凸顯。從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行業分布來看,累計認定約99.9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中,制造業與科研技術服務企業占比超60%,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占比14%,傳統行業占比共計約20%。整體格局呈現“制造筑基、數字引領、傳統升級、民生待興”的多元特征。
科技創新梯度發展,頂層亟待突破資本賦能與全球化瓶頸。報告顯示,累計認定的99.9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中,有一半(50.6萬家)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0.94萬家獲評專精特新“小巨人”,0.43萬家已上市,867家已成為隱形冠軍。
“從科技創新生態的梯度發展特征來看,我國以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構筑創新基座,中層通過專精特新體系孵化細分龍頭,而頂層亟待突破資本賦能與全球化瓶頸?!睏罴t飛表示,創新不是靠“突擊戰”,而是靠“生態戰”。企業數量是基礎,但能把數量變成技術突破、產業升級的動能,才是未來的核心競爭力。火石創造愿意成為金融和產業之間的“轉換器”,將沉默的產業數據轉化為流動的信用資產,加快科技金融發展,助力這一充滿活力的群體突破成長藩籬,釋放更大創新潛能。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