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能有效提升作業效率、降低人工作業風險,還擁有先進的診斷修復一體化功能。7月9日,科技日報記者走進位于福建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的福建(泉州)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泉州先進院)中試基地時,一款能在高空電線上“行走”,并診斷線路故障的電力運維機器人正在緊張測試中。
這款填補了國內電力行業自動化修補領域空白的產品出自泉州通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維科技)。而這家企業,正是泉州先進院孵化的眾多企業之一。該公司在國內機器人細分賽道中異軍突起,相繼獲評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成為福建泉州豐澤區探索“研究院+技術轉移中心+產業化公司”模式,推動科技成果應用轉化落地的一個縮影。
打通研發端和應用端“堵點”
當前,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成為國際科技競爭的焦點。作為泉州市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首強”縣(市、區),豐澤區近年來發揮科教資源富集、應用場景豐富等優勢,圍繞人工智能“一縣一品”重點產業鏈延鏈、補鏈,先后引進共建了泉州天津大學集成電路及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簡稱泉州天大研究院)等5家院所。
“我們積極推動科研院所市場化改革,通過引導其成立產業化公司,搭建起集技術轉讓、產品孵化和市場運營于一體的平臺。”豐澤區科技局局長張璟說,此舉打通研發端和應用端“堵點”,有效解決科研院所與市場脫節、研發成果與應用需求脫節的問題。
泉州先進院副院長梁培棟介紹,該院由事業單位管理機制轉為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創新“研究院+技術轉移中心+產業化公司”模式,深耕智能裝備、工業軟件等細分領域,孵化了通維科技、工研智高等7家科技企業。
列車智能檢修機器人、清潔光伏板的“軌道式機器人”……通維科技聚焦石化、核電、軌道交通等領域,人工作業風險高等運維行業痛點,突破智能運維機器人高精度協同作業能力與創新需求,已獲得眾多行業龍頭企業認可和多項訂單落地。目前,泉州先進院產值由2000萬元增長至1億元,服務寧德時代、哈鐵科技、國能國電等全國工業企業超500家。
厚植“沃土”培育創新生力軍
“依托省級人工智能產業園,探索研究院+孵化企業‘1+N’創新創業模式,打造‘大腦型’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張璟告訴記者,該區已建成“機器人創新中試基地”“光電產品加工測試中心”等2個中試驗證平臺,滿足人工智能企業中試驗證需求,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最后一公里”。
在泉州天大研究院,該院聚焦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智能檢測等領域,打造了面積約5000平方米的光電產品加工測試和驗證平臺,解決眾多孵化企業的小批量生產和實景測試需求這一共性“痛點”,為孵化企業產品后期規模化生產打下良好基礎。
泉州天大研究院負責人蘇育挺介紹,依托這一中試平臺,該院已研制出無線智能水務網關、新能源智能檢測設備、貨車多部件聯網監測系統,廣泛應用于電子制造、高端制造、新能源等行業光電檢測場景,引進和孵化泉州桐興科技、福建玻爾光電等7家企業,引導其進入市場并進行產品推廣,進一步填補了產業鏈空白。
目前,豐澤設立5億元人工智能產業基金,打造涵蓋中試基地、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人工智能產業園等載體的創新創業孵化服務體系,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種子培育庫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梯次培育鏈,加快培育壯大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智能制造、低空經濟等七大產業集群,涌現了南威軟件、云卓科技等一批高新龍頭企業。
張璟表示,豐澤區科技局將進一步健全科研院所市場化運營和人才創新激勵機制,支持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許可轉讓或作價投資、資金投入等方式,參股、控股創辦孵化科技企業,打造科技創新策源“新引擎”,為全區產業轉型升級提供重要支撐。
(受訪者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