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国产WW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數字報
小程序
公眾號
十年礪劍護創新——技術調查官制度助力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紀實
2025-09-11 16:42:5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 代小佩

在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位列第11,全球百強科技集群數量連續2年位居全球第一,企業連續4年斬獲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全球獎,與8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知識產權合作關系……近年來,中國知識產權事業取得長足進步。

在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中,技術調查官制度是一項重要制度。自2015年我國開始踐行技術調查官制度以來,技術調查官有效破解技術事實查明難題,推動審判質效不斷提高。

日前,“礪技十載 智護新程——技術調查官制度運行成果暨前沿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科技日報記者深入采訪,探尋技術調查官制度運行10年來是如何為助力知識產權強國建設作貢獻的。

制度創新:破解“卡脖子”難題

“蜜胺”,又名三聚氰胺。一起涉及“蜜胺”發明專利及技術秘密的案件,耗時9年終宣判——案件權利人獲賠6.58億元,創下我國知識產權維權獲賠紀錄,案件獲評“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

該案涉及技術事實復雜,技術調查官通過深入的技術比對,最終明確技術差異,成為解開案件謎團的重要鑰匙。

近年來,知識產權案件的審理中,技術調查官的身影越來越多。技術調查官好比法官的“技術參謀”,能為法官提供及時、可靠、專門的技術支持,輔助厘清技術爭議。技術調查官都有相應的專業技術背景,如機械、化學、醫藥、材料、通信等。他們有的全職擔任技術調查官,有的則是兼職。

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技術調查官暫行規定;2015年,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在全國范圍內首次派出技術調查官參與庭審;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技術調查官相關司法解釋。一系列法律制度出臺,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嶄新篇章也由此開啟。

制度踐行10年來,技術調查官成為破解技術類案件審判“卡脖子”難題的“關鍵利器”。

一組組數據印證成效:截至2024年底,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先后選任技術調查官306人,參與4360件案件技術事實查明,出具3000余份技術調查意見;10年來,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共受理技術調查案件1517件,技術調查官出庭1325次;通過修訂管理辦法,合肥知識產權法庭強化技術調查官作用,參審案件從最初個位數增至年均35—40件……回望過去,技術調查官參與審理一批重大知識產權案件,為法官厘清技術脈絡、查明事實提供強力支撐。

“如今,技術調查官制度在全國范圍內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技術調查官制度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探索走向成熟,印證了黨和國家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的戰略決心,體現了司法服務保障科技創新的擔當。”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副庭長郎貴梅說。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趙瑞罡也表示:“10年來,無數司法同仁與技術人才攜手深耕,讓技術調查官制度從紙上藍圖變為實踐樣本。”

技術賦能:查明事實更精準

廣州黃埔區開創大道2662號,“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八個字大氣端正。拾級而上,進入窗明幾凈的實驗室,一股“科技味兒”撲面而來:無人機、3D掃描儀、紅外光譜儀……一些技術領域常見的儀器設備有序陳列。

這是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為技術調查官精心打造的實驗平臺。在這里,技術調查官依托專業設備,對物證進行拆解、記錄、分析。“豐富的技術設備和實驗手段為技術事實查明提供了硬件保障。”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副院長袁峻介紹。

技術調查官利用科技輔助法官查明技術事實,在知識產權類案件中,這樣的場景越來越普遍。

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法官陳瑞子介紹,利用3D建模技術,法院實現復雜機械證物拆解重組、內部剖視,通過具象化的呈現,大大降低法官對技術的理解難度。

科技賦能司法審判的價值,遠不止于此。

2024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啟動“版權AI智審”試點工作,借助“以圖搜圖”技術和海量數據庫,顯著提升著作權審判準確度。“未來,人工智能初篩+人工復核模式,可豐富技術事實查明手段,提高事實查明準確性。”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司法事務辦公室主任蘭詩文說,目前,已有不少高新企業推出類似的AI輔助系統。

隨著技術手段升級,司法審判效率顯著提高。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2025年上半年平均結案周期為85.26天,較2019年未引入技術調查官時縮短近72%;在技術調查官輔助下,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技術類案件審理周期縮短近1/4,結案數從2016年1430件增至2024年4524件,增幅高達216%。

除了效率,審判質量也同步提升。“有技術調查官的幫助,法官對疑難復雜、跨領域的技術事實把握更精準。”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副院長宋魚水介紹。

技術調查官推動調解的作用同樣顯著。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技術類案件調撤率從2019年的69.71%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88.23%。“技術調查官參與撰寫的技術審查意見書,以及協助修改的裁判文書,因表述準確、專業,受到當事人廣泛認可,推動服判息訴成為常態。”蘭詩文說。

價值延伸:護航高質量發展

自動駕駛賽道上的一場糾紛,曾讓兩家科技企業陷入僵局。

北京小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馬智行”)與由其前員工潘某、孫某創立的北京擎天智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擎天智卡”),因市場競爭陷入訴訟糾葛。小馬智行以技術秘密被侵害為由訴至法院,要求索賠止損;擎天智卡則反訴對方在融資關鍵節點起訴屬惡意訴訟。兩起案件相互纏繞。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借助技術調查官,讓這場紛爭迎來“破局時刻”: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教授胡涵清擔任技術調查官,從代碼表層結構到算法深層邏輯開展逐層拆解,并結合系統動態行為反復驗證,多次勘驗后精準分析技術爭議點,為案件審理提供了輔助性支持。

面對清晰的技術事實,劍拔弩張的雙方表達談判意愿,并在法院斡旋下最終“握手合作”。這不僅化解了企業困境,也保護了自動駕駛領域的良性競爭生態。

技術調查官制度的價值,同樣在產業創新領域延伸。

在某花卉類植物新品種被侵權案件中,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借助技術調查官與特邀調解員,促成司法矛盾化解。此外,法院聯合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構建起“產業一線發現問題—司法行政協同破題—保護成果反哺產業”的全鏈條保護模式。

“以技術調查官為主體的技術事實多元查明機制,不僅是解決個案糾紛的工具,更是打通‘科技—產業—司法’循環的關鍵節點。”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副庭長葉鑫欣說。

隨著技術創新加速和知識產權案件類型日益多樣化,技術調查官也面臨一些挑戰。“目前,部分技術調查官在面對一些新興技術領域或復雜技術問題時,存在知識儲備不足、分析能力不夠等短板。”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庭長劉軍生坦言。

“技術調查官制度10年發展成效顯著,但要實現長遠發展,還需在資源配置上向高新領域傾斜,在權責規范上細化操作標準,在保障協同上打通部門壁壘,這樣才能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注入更強動能。”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馬一德表示。

(科技日報記者薛巖對此文亦有貢獻)

編輯:韓夢晨
相關閱讀:
高新視頻 更多
高新熱榜 全部本月
編輯推薦 更多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