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国产WW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數字報
小程序
公眾號
多地出臺政策競逐氫能新賽道
2025-09-01 17:12:56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作者: 葉偉

? 本報記者 葉偉

近期,北京、重慶、武漢等多地出臺支持氫能產業發展政策,爭先搶灘布局氫能產業,推動相關產業開發和應用加速落地,搶占氫能產業新賽道。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全球能源轉型加速推進,氫能作為清潔低碳的未來能源,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國各地紛紛出臺氫能政策,搶占氫能產業發展先機。但各地應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進行差異化布局,推動我國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利好政策相繼落地

近日,《北京市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條例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稿提出,推進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及多領域應用;推動建成覆蓋全市、輻射京津冀的氫能基礎設施網絡體系。

具體看,意見稿提出多元化布局本地制氫試點,做好制加氫一體站建設,有效利用燕山石化本地工業副產氫提純項目。積極謀劃綠氫輸送管道,推動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綠電制氫項目輸送通道建設,探索研究京津冀域內輸氫管道建設可行性。

同時,意見稿明確,圍繞車輛發展需求及應用場景,規劃儲備并優化市域氫能補給設施。加力推進市域氫燃料汽車擴容增量,提升車輛出車率和運行里程,在北京市產業園區試點開展氫能自行車應用,拓展氫能無人機應用場景,推進氫能在航空應用技術和裝備領域研發。加快打造京津、京唐、京保石等京津冀及周邊跨區域氫能運輸廊道,跨區域氫能廊道,加快沿線加氫站布局。因地制宜布局氫能熱電聯供系統,推動以氫為核心的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和零碳供熱示范項目。

事實上,全國多地均已出臺氫能產業支持政策。比如,8月份,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就《重慶市加氫站行業發展規劃(2025-2035年)(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7月份,武漢市發展改革委發布《武漢市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見稿)》;6月份,福建省發展改革委印發《福建省氫能產業創新發展中長期規劃(2025-2035年)》。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能源與綠色低碳發展研究部部長景春梅表示,多地密集出臺氫能產業政策或者規劃,推動氫能產業應用加速落地,有利于促進能源綠色轉型、經濟綠色發展,同時能夠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氫能是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實現‘雙碳’目標的核心引擎,也是培育新興產業、創造新經濟增長點的關鍵方向,因此成為地方政策布局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氫動力(北京)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路遙說。

市場前景廣闊

在路遙看來,多地相繼出臺氫能支持政策,源于看中氫能市場發展潛力。

近年來,我國氫能產業規模實現跨越式增長。數據顯示,到2025年,我國氫能市場整體規模將達到1600億元以上,較2020年增長超過兩倍,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在30%左右。到2030年,氫能全產業鏈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2萬億元,呈現出“高起點、快速度、全鏈條”并進態勢。

同時,另一組數據也表明氫能市場前景廣闊。據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50年,全球氫能需求將超過5億噸。其中,發電、天然氣摻氫和交通領域的燃油替代需求占比將超過60%。我國氫能需求預計到2050年達到1億-1.3億噸。

景春梅表示,一方面是氫能應用市場巨大;另一方面是國家層面重視氫能產業發展,進行頂層設計并出臺專項政策,推動氫能產業鏈日趨成熟。這也是各地紛紛出臺政策發展氫能的原因。

據了解,早在2022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即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系統謀劃和整體推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多元主體、協同創新、集群發展的氫能產業生態。氫能作為前沿新興產業被列入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并被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積極有序推進氫能開發利用,促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國家能源局發布的《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顯示,我國氫能制取、儲運、利用全鏈條關鍵技術逐步取得突破,氫能應用經濟性顯著提升。

氫能產業發展前景廣闊,但業內人士表示,氫能產業涵蓋制氫、儲氫、運氫、用氫等多個環節,各地應差異化布局氫能產業,既避免同質化競爭,又要形成區域協同效應,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地方布局氫能產業要因地制宜。”景春梅表示,各地應切實從實際出發,從各自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市場承載能力及地方財力等多方面系統謀劃、理性布局,推動氫能產業發展。同時,各地要積極拓展氫能應用場景,逐步推動氫能在交通、儲能、工業等領域實現多元化應用。

編輯:韓夢晨
相關閱讀:
高新視頻 更多
高新熱榜 全部本月
編輯推薦 更多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