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国产WW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數字報
小程序
公眾號
從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到智博會
滬蘇聯動 架起供需對接“連心橋”
2025-08-01 17:10:59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作者: 劉琴

7月28日,一列滿載科創精英的“智慧專線”從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駛入在蘇州工業園區舉行的2025人工智能產品應用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現場,開啟供需對接合作“深度調研”模式。

就在前一天,蘇州工業園區6家科技領軍企業在WAIC“長三角智造雙城匯”現場向發布技術需求。

兩場盛會期間,蘇滬聯動串聯起兩地在人工智能與先進制造領域的資源共享,讓“滬蘇同城”“長三角一體化”的產業協作從地理概念,切實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創新動能。

兩會融合

激活滬蘇AI“超鏈接”

7月26-29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在上海舉行。就在WAIC尚未落幕之際,7月28日,2025人工智能產品應用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在蘇州工業園區開幕,用3天時間直擊人工智能各類熱點話題,為企業提供豐富的技術與市場合作機遇。

兩場盛會在時間軸線上緊密相鄰,更是開啟了一場供需對接的“雙向奔赴”。

7月27日上午,一輛載著園區科技領軍代表企業的大巴駛入上海世博展覽館。在WAIC“長三角智造雙城匯”活動上,蘇州華興源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興源創”)、信達生物制藥(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達生物”)、九識(蘇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識智能”)等6家領軍企業集中釋放16項人工智能技術需求,尋求技術突破與場景融合的深度合作。

“我們聚焦瞄準平板顯示、半導體等領域的檢測效率提升發布需求后,很快就有供方企業找到了我們!”剛拋出需求,就有企業前來“揭榜”,這種速度和效率讓華興源創技術主管陳子琴感到驚喜。“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各方會攜手推動華興源創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升級。”

“歡迎WAIC的朋友親臨蘇州,開啟一場‘智造CityWalk’。”會上,蘇州工業園區人工智能協會相關負責人說。

7月28日,來自WAIC的40余家企業與科研院所代表(包括云蝠智能、歐姆龍、云生科技、倫敦大學、復旦大學等),如約而至。他們在智博會現場,開啟“深度調研”模式,沉浸式體驗蘇州工業園區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產品和技術,解碼園區AI發展新生態。

中國工程院院士、新一代人工智能聯盟理事長高文在2025智博會開幕式致辭時表示,智博會將持續發揮全球AI產業協同創新的重要樞紐作用,推動構建開放、包容、普惠的人工智能發展生態。高文院士特別提及,“蘇州與上海的活動應接續聯動、同頻共振,今年有一輛滿載專業觀眾的大巴從上海直達蘇州智博會現場,正是這種協同的生動開端,期待未來的連接能夠越來越暢通,讓更多城市也參與到蘇州的創新實踐中。”

實景考察

打通“AI+”對接“快車道”

參與此次蘇州深度調研的40余位專業觀眾,覆蓋制造業領軍企業、高校科研團隊、數字經濟服務商等多元主體,構建起“產學研用”立體對接網絡。

上海考察團帶著“AI+”供給來到蘇州后,部分代表與頭部企業面對面交流,就技術細節與合作可能展開深入探討。

7月28日下午,“AI+”需求面對面對接環節在蘇州工業園區依斯倍、信達生物先后開展 ——這讓前一日上海WAIC發布的“AI+”需求從發布端延伸至落地端,實現從意向到實踐的深化銜接,推動技術與場景精準融合。

“本為流程優化難題犯愁,沒想到在智博會找到了針對性解決方案,這趟來得太值!”“蘇州在AI與實體經濟融合中的成果令人震撼,這座城市的創新活力源源不斷。”上海企業代表的真切反饋,印證了實地探訪的深層價值。

“我們一方面幫助蘇州本地企業去上海發布需求,同時也讓上海客商來到園區、來到智博會現場,看到蘇州在制造業方面的資源優勢,通過兩地的聯動共同推進‘AI+’制造的深度融合與場景落地。”SISPARK(蘇州國際科技園)董事長、總裁張峰說。

從需求發布到場景實證,滬蘇兩地以24小時快速聯動,讓供需雙方從“隔河相望”變為“協同共進”,形成以需求為導向的創新共同體。這種高效協同,為長三角人工智能產業突破“卡脖子”技術、構建自主可控生態體系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模式。

生態破圈

構建長三角智能經濟共同體

7月29日上午,WAIC上的全國地方國企代表來到智博會現場,舉辦AI助力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全國地方國企數智化轉型(蘇州)交流會,長三角國企的數字化轉型專家在智博會上為園區人工智能企業開放場景需求。隨后,剛剛參加完WAIC的青年科學家們,也馬不停蹄地趕來智博會分享前沿觀點。

“如何讓機器人擁有人類一樣的觸覺?這就是我們在努力的方向——讓機器人心靈又手巧。”7月29日下午舉行的青年科學家論壇上,上海緯鈦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和CEO李瑞帶領現場觀眾走進“機器人觸覺感知”的前沿世界。

李瑞自身本身就是滬蘇聯動的探索者:在蘇州設立子公司,希望將上海的軟件算法導入蘇州的制造業供應鏈,借助當地完善的工業生態實現技術快速落地。而蘇州的產業場景反饋又能反哺上海的研發團隊,讓算法迭代更貼合實際需求,形成“研發在滬、轉化在蘇”的創新閉環。“我們希望通過兩地的協同,讓觸覺夢想不僅能扎根土壤,更能長出沖破邊界的力量!”李瑞說。

當低空經濟遇上自動駕駛,會碰撞出怎樣的創新火花?本屆智博會,園區人工智能領域兩家代表企業星邏智能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邏智能”)和九識智能的強強聯合,實現了地空機器人的成功“握手”。

“我們擅長低空飛行器,九識智能的地面機器人在自主導航與多設備協同方面經驗豐富。這次合作,意味著未來星邏無人機的檢測能力可以借助九識智能車的長續航能力,輻射方圓一兩百公里范圍。”星邏智能CEO王海濱暢想著地空聯動帶來的檢測效率。“上海在人工智能軟件領域的資源和能力非常突出,今后我們也會借助上海子公司把更多上海的人才引入蘇州開展聯合研發,一起把創新生態做得更扎實。”王海濱說。

此次蘇滬聯動,讓“長三角AI協同”從抽象概念變為可觸摸的現實:一次次技術與場景的碰撞、一場場資源與需求的對接,一番番滬蘇人才的對話,讓長三角人工智能產業的協同發展更加緊密。

編輯:韓夢晨
相關閱讀:
高新視頻 更多
高新熱榜 全部本月
編輯推薦 更多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