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眼3D巨龍破壁而出,AI數字人一秒生成專屬行程,MR設備讓觀眾親手“觸摸”殷商瑰寶——這并非科幻電影,而是正在北京首鋼園舉行的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文旅服務專題所呈現的真實體驗。
9月10日至14日,北京首鋼園9號館和11號棚化身為科技與文創融合的試驗場,讓每位參觀者感受科技創新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沉浸于“科技賦能 創意引領”的文旅新紀元。
沉浸互動:數實融合重塑體驗場景
以“智能創造”和“數實融合”為核心的生產力革新已然開始,硬核科技正在徹底改變文旅體驗。展會現場,以AIGC、AR/VR等前沿技術為核心,虛擬與現實相結合的互動體驗場景出現在多個展臺。
展區內,PICO打造的XR沉浸交互體驗區排起了長隊。在《浪浪山小妖怪:妖你同行XR》中,觀眾戴上設備,就能“走進”浪浪山,在虛擬世界中與小妖怪們互動,開啟冒險之旅。
不遠處,《夢回圓明園》VR體驗運用全球最先進的大空間追蹤技術LBSS,1:1精確復刻歷史古跡,在虛擬世界中營造出真實的游園體驗,讓觀眾穿越時空,感受“萬園之園”的昔日輝煌。
超高清視聽區同樣人氣爆棚。北京市廣電局在這里展示了“5G+8K”超高清制播技術的最新應用,觀眾在展區即可享受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劇院級的聲畫體驗,這是“北京大視聽”2025年推出的超高清視聽“超現場”文化品牌,通過頂尖的拍攝、傳輸、分發與視覺呈現技術,實現千里之外的影院劇院與主現場同步直播,讓遠端觀眾獲得極強的現場感與參與感。
AI賦能:智能服務為產業提供新動能
人工智能技術正在深刻改變文旅服務模式,極大提升生產效率、服務精準度與用戶體驗。
頤和園作為北京市屬公園的“創新試驗田”,已上線市屬公園首個AI數字人智慧客服,年咨詢量突破34萬次。游客可以與名為“小頤”的AI客服對話,“帶著老人孩子,主要景點都想玩到,怎么走?”面對這樣的問題,客服“小頤”不到1秒就能根據游客需求生成定制行程單,帶著全家來觀展的李女士欣喜地說:“太方便了!這下不用做攻略了。”工作人員表示,該智慧客服已迭代至3.0階段,積累超10萬字內容及2000條問答,實現了從技術升級到服務模式的重構。
不斷進化的AI也正將知識工作者從大量重復、基礎的任務中解放出來,使其能專注于決策與創新。在現場,《可靈ai導演計劃》網絡微短劇,展現了AIGC技術如何突破傳統實拍限制“復活”文化遺產、煥新傳統文本,為觀眾開啟一場技術與想象碰撞的視覺之旅。
在文旅服務專題展區,還可以看到科大訊飛的“電視大屏智能直播同傳系統”實現了多語種實時翻譯,無論是英文演講還是日文解說,系統都能實時翻譯成中文并同步播報,該技術不僅服務專業人士,也已在故宮博物院應用,為外國游客提供多語種講解服務。
朝陽區近日正式啟用的北京AIGC視聽產業創新中心也在服貿會上亮相。該中心將為入駐企業提供視聽數字內容創作、智能體、智能算力、業務推廣、孵化服務、人才服務等六大服務平臺,促進關鍵技術成果轉化與應用場景落地,加快數字視聽鏈群產業生態構建,推動視聽產業集群化發展。
文博創新:科技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生
“科技賦能?智匯文博”展區,觀眾們正排著隊等待“觸摸”歷史。今年不僅是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一周年,也是北京建城3070年,北京市文物局統籌室內“文博+科技”與室外“文博+生活”兩大聯動展區,推出了多項沉浸式互動體驗科技項目,“戴上MR設備,殷商時期的青銅器仿佛觸手可及,連上面的紋路都清晰可見。”歷史愛好者張先生激動地說,“這種體驗完全顛覆了我對文物觀賞的認知。”
在“穹天玉宇”藻井數字藝術空間前,觀眾們仰頭駐足,驚嘆于傳統建筑藝術的數字重生。“沒想到古人的智慧能以這種方式呈現,既保留了傳統之美,又增添了科技之趣。”一位建筑專業的學生感慨道。
該展區中心位置的大尺寸LED屏幕呈現以故宮九龍壁傳說為原型的《龍潮覺醒》大型沉浸式裸眼3D體驗,讓觀眾感受龍紋破壁而出的視覺震撼。
與此同時,“版權賦能未來”展區也很熱鬧。在“山海經 IP”AI 合影互動空間,游客可以扮演不同的神話人物。機器人“版版”主動與觀眾交流,開展版權知識趣味問答;觀眾還可以與“機械臂”玩“石頭剪刀布”游戲,互動后贈送版權知識卡片,以趣味方式提升公眾版權意識。
文創產品的科技化創新也讓傳統文化以更親切的方式融入現代生活。北京市屬公園及園博館展出最新文創品共計13大類506款,其中20余款首次亮相。北京動物園的AI智能陪伴毛絨玩具成了孩子們的寵兒。中國本土動物AR拼搭積木則讓全家一起動手,讓動物“活”起來,既有趣又長知識。
科技助力:打造入境旅游服務新體驗
“旅游讓生活更美好”展區匯聚了眾多科技企業,北京市文旅局為現場觀眾帶來科技感足、互動性強、趣味性高的參觀體驗,展現了科技在提升入境旅游服務水平方面的創新應用。
科大訊飛的手持翻譯機前,不少參觀者正在體驗實時翻譯功能。“這個太實用了,以后旅游再也不怕語言障礙了。”一位游客稱贊道。
馬蜂窩的AI具身智能小螞BOT以其可愛的外形和智能的服務吸引了不少觀眾合影。“AI小螞ROBOT不僅會講景點故事,還能識別環境、理解需求,甚至能陪你玩互動游戲!”
咪咕文化的元宇宙廠甸廟會讓傳統廟會煥發新活力,觀眾們通過VR設備沉浸式逛廟會、買特產、看表演,體驗著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雖然不能親臨現場,但這種感受老北京的年味兒同樣精彩!”一位體驗者贊嘆道。
這些科技創新不僅為國際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適的服務體驗,也彰顯了北京在智慧旅游建設方面的成果與實力。通過科技手段打破語言和文化障礙,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能深度體驗中華文化的魅力,感受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時代活力。
本報記者 羅曉燕 攝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